最新疫情通报:
昨日12-24时,上海无新增确诊病例
市卫健委今早(23日)通报:年2月22日12—24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肺炎疑似病例29例;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月22日24时,上海市已累计排除疑似病例例,发现确诊病例例。确诊病例中,男性例,女性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33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外地来沪人员例,本市常住人口例。具体情况如下:
目前,92例病情平稳,9例病情危重,4例重症,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尚有99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上海公布2月22日(0-24时)
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情况
▽
昨天,2月22日0—24时,上海新增确诊病例1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2月22日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如下:
嘉定区:龙湖天璞小区
注:对查明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对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已告知当地,并严格落实了相关消*措施。
上海“一号病人”是这样流调的
近期本市多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减少,本市疾控中心的流调组却没有松懈,依然奔波于疑似病人中间。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现场工作组副组长潘浩昨日透露,传染病防控就像筑坝,坝筑得及时、坚固,才能阻挡汹涌而来的洪水,减轻下游医疗救治的压力。
正是疾控中心流调人员一次次的“守坝”,对上海多位疑似新冠肺炎病人进行深入流调,调查和排摸可能感染的蛛丝马迹和传播方式,在第一时间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了新冠病*。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市至今为止的多例确诊病例中,有三分之一是由密切接触者确诊的。正是因为上海流调人员的努力,第一时间发现并管理好这确诊的多名密接,避免他们成为新的传染源。
谁是新冠肺炎的“零号病人”?这几天大家对“零号病人”议论纷纷。而上海的“一号病人”则出现在1月16日。回忆起上海这第一个新冠肺炎病人的出现,上海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团队至今记忆深刻。
1月16日傍晚5点,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电话响起。电话来自长宁区疾控中心电话,医院,有一位武汉过来的病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急传科的宫霄欢和肖文佳医院的发热门诊。
一边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医院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宫霄欢告诉记者,当时对新冠病*的认识并不多,但是医生比较警觉,“从这位病人的女儿那里得知,这位病人是从武汉到女儿家里过年,在武汉就有症状,到上海以医院检查。”
随后,流调人员特别了解了接诊的医护人员防护措施,病人诊疗的过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进入隔离病房和这位病人面对面,虽然当时对新冠病*的了解并不清楚,不过宫霄欢坦言,“疾控中心从去年12月31日就开始有所准备,因此从第一例开始,在确诊结果出来前,流调人员就开始调查病人发病前14天的情况,发病后接触到的人员等等,特别细化到这位病人从武汉怎么到上海来的,就医时坐了什么车,了解到她可能接触的每一个的可能会出现的未来病例。”
让流调人员欣慰的是,上海第一位确诊病人非常配合,到了上海后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密切接触者只有女儿和女婿,到医院就诊也是女儿家里开车来的,没有涉及公共交通。
对于上海的“一号病人”,流调队员又开展了进一步分析和质量控制,确诊的每个环节都考验了智慧,潘浩记得:“当晚印象非常深刻,核酸检测的结果是凌晨两点零五分出来的。检测结果显示:弱阳性,这是第一次遇到弱阳性,当时考虑了四种方案,反复斟酌,最终才敲定了首例确诊病例,确保上海第一例病例报告的准确性。
1月20日,经过国家复核确认了本市第一例新冠病人。
确诊病例后,疾控人员又专门查验接收这个“一号病人”的医院,对医院感染风险进行周密调查和评估,提出了改进措施。医院接受病例诊断治疗后也没有发生任何一例医护人员感染。
“流调作用就是控制增量,医院医生减少存量。”潘浩坦言,上海第一例病例发现后为后面防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上海市疾控中心也进一步完善流行病学调查,为后续多例疑似病例的流调、多例病例的确诊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