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肺炎更名并实施乙类乙管,甲管和乙 [复制链接]

1#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感染。同时,公布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自年初开始实施的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到如今回归“乙类乙管”,新型冠状病*退出“乙类甲管”意味着什么?不同类型传染病管理有何区别?

新冠肺炎回归“乙类乙管”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一、将新型冠状病*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感染。二、经国务院批准,自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同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公布,标志着新型冠状病*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曾发布1号公告称,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当时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国家卫健委此前表示,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各级人民*府、卫生健康行*部门、其他*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

我国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第二条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分类管理是根据传染病不同病种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类健康危害程度的不同,参照国际统一分类标准所确定的科学管理原则。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年10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新增新型冠状病*为乙类传染病,并明确:甲类传染病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特别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强制管理、强制隔离治疗、强制卫生检疫,控制疫情蔓延的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严重,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严格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减少危害的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肺炎。

丙类传染病是指常见多发、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监测管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