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传染性极强,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所有易感者感染麻疹病毒都是有症状的,易感者感染麻疹病毒,7d~21d后出现皮疹,对于一个已有免疫力的感染麻疹病毒的人,其IgM抗体水平可能会临时升高且无症状表现,但这些人并无传染性。
一、麻疹病原学
麻疹病毒为麻疹的病原体,于20世纪50年代由JohnEnders和ThomasPeebles首先从麻疹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得到。麻疹病毒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麻疹病毒属。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可诱导免疫应答的麻疹病毒膜表面糖蛋白中和抗原血凝素和血融素相对保守,20世纪50至60年代由A基因型麻疹野病毒研制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目前仍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对全球消除和强化控制麻疹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二、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病毒是已知的最具传染性病原体之一,人类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1.本土病例
实验室或流行病学依据证实病例来源于本土麻疹病毒持续传播,或无证据表明为国(境)外输入病例或国(境)外输入病例的传播所致。
2.输入病例
有流行病学和/或病毒学依据证实,麻疹病例是在其他国家(地区)感染麻疹病毒。病例须在出疹前7d~21d有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暴露史,且在进入境内后21d内出疹。如果出疹前7d~21d期间只有部分时间在其他国家(地区)的,需要对病例接触史进行详尽调查,并对病例感染的病毒做基因定型并与国内外流行株做对比分析,以排除在境内感染的可能性。
3.输入相关病例
有流行病学和/或病毒学依据证实,在境内感染自国(境)外输入病例或其传播链的病例。如果病毒为非本土基因型但暴露史不详,也视为输入相关病例。
输入病例造成的传播在境内持续超过12个月,此后发生的病例不再属于输入相关病例,应视为输入病毒建立了本土传播。
4.感染来源不详病例
在已证实消除麻疹的地区,调查无法确认该病例同输入病例或本土病例存在流行病学或病毒学联系的。
二、传播途径
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患者在出疹前4d至出疹后4d均具有传染性。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
三、易感人群
无患病史和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包括母传抗体已衰减的婴幼儿。
四、麻疹临床主要表现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2d~3d后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和附近的淋巴结内复制,随着网状内皮组织系统感染出现首次病毒血症,5d~7d后,更多的病毒复制发生在局部和末梢网状内皮组织,并发生第二次病毒血症。从前驱症状开始到皮疹出现后3d~5d,从鼻咽部标本、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尿液标本中均能分离出麻疹病毒。典型麻疹病例出疹后3d内仅约70%左右的患者IgM阳性,4d~28d应为%阳性(轻型麻疹病例IgM的产生会更晚一些)。
1.典型麻疹临床表现
即普通型,临床最为常见。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可分以下几期:前驱期3d~4d,发热,体温达39℃~40℃,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发热2d~3d后,口腔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周围可见红晕的0.5mm~1mm灰白色小点,称麻疹黏膜斑(Koplik’sspot,柯氏斑),上下唇黏膜也可见到,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2d~4d后出现,持续3d~5d,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皮疹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1周~2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
2.重型麻疹临床表现
持续高热在40℃以上,皮疹融合成片,深红色,可见出血性皮疹,病情重且病程长,常伴肺炎、喉炎或有惊厥、昏迷等脑炎表现。
3.轻型麻疹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发热相对轻,多低于39℃,热程短于7d,轻度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少量皮疹,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口腔麻疹黏膜斑仅见1个~2个或无,全身状况良好。无并发症,病程约1周。多见于6个月前婴儿或4周内经过被动免疫的患儿,偶见于接种麻疹疫苗后。机理为机体内的抗体不能完全抵御麻疹病毒的侵袭,但仍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因此病毒在体内只能有限复制。
五、麻疹主要并发症
麻疹危害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1.肺炎
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0%左右,多见于出疹期,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于5岁以下、原有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多不严重,但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白血病、先天性无球蛋白血症等)发生严重和致死性的巨细胞性肺炎,其临床特征为缺乏皮疹和血清中不能形成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其病理变化为间质性肺炎。其他病原所致的继发性肺炎多较为严重,常见的病原为腺病毒、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等。
2.喉炎
发生率为1%~4%,可以是麻疹病毒本身感染所致,多见于2岁~3岁以下婴幼儿,程度轻者预后较好,若继发细菌感染则病情加重,常呈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容易气道梗阻,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部三凹征明显,若不及时处理可窒息。
3.中耳炎
多见于婴幼儿,是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与麻疹病毒无关。
4.脑炎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麻疹脑炎的发病率约为麻疹病人的1‰。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病死率约为15%,病程1周~2周,脑脊液和血中可查到麻疹IgM抗体。30%的存活者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可发生麻疹病毒包涵体脑炎,疾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的过程。
六、我国麻疹疫苗历史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病毒有多种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我国的麻疹疫苗研发与其他国家几乎是同步的。目前我国麻疹疫苗主要使用沪麻疹减毒活疫苗株。沪株是在年上海麻疹流行期间,从一名2岁男孩血液分离,在原代人胚肾细胞传33代,人羊膜细胞传39代,鸡胚细胞传10代后,经过临床试验后,年卫生部批准生产,到年全部改为冻干剂型。年由荷兰的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疫苗项目)帮助纯化,经中检所检验确认,建立纯化毒株。
麻疹疫苗既有单价疫苗,也有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另含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成分。我国在疫苗应用以前,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发病高峰周期性出现,年—年,全国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10万~.4/10万。年开始大规模使用麻疹疫苗,随着计划免疫实施和疫苗冷链系统建设以及免疫策略的调整,麻疹发病水平持续下降。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规划,年开始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实施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即8月龄接种第1剂(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18月龄~24月龄接种第2剂(使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年—年先后27个省开展补充免疫,年全国统一开展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年—年全国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年和年<1/10万。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月—5月为其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儿童中,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下降,<8月龄麻疹病例所占比例上升明显,部分地区15岁以上麻疹病例占较高比例。
很多研究都证实,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或受母传抗体的干扰,≤6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往往发生免疫失败比例较高。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后,麻疹中和性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对麻疹病毒具有长效的免疫力,尽管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甚至可能检测不到,但免疫记忆会持续存在。
七、麻疹疫苗简介
我国现有的麻疹疫苗有: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
(一)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
共接种2剂次,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
2.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3.接种剂量:0.5ml。
(二)其他事项
1.如需接种包括MMR在内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应优先接种MMR疫苗。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不小于3个月接种MMR,接种M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3.当针对麻疹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可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考虑对疫情波及范围内的6-7月龄儿童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三)补种原则
1.自年6月1日起,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儿童未按程序完成2剂MMR接种的,使用MMR补齐。
2.年扩免后至年9月30日出生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不足上述剂次者,使用MMR补齐。
3.年扩免前出生的小于18周岁人群,如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使用MMR补齐。
4.如果需补种两剂MMR,接种间隔应不小于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