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确诊+70,其中大连+60
11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9例(天津5例,上海5例,山东2例,四川2例,云南2例,辽宁1例,广东1例,广西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辽宁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70例(辽宁60例,均在大连市;河北3例,均在辛集市;黑龙江2例,均在黑河市;江西2例,均在上饶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四川1例,在成都市)。
大连一地调整为高风险!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划分、精准防控等工作要求,结合目前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经辽宁省总指挥部同意,将大连市庄河市新华街道小寺社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将庄河市城关街道日新社区世纪百合小区、甘井子区泉水街道怡佳社区阳光驿城小区P1区51号楼和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绿园社区悦岭街1号楼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并实施相应管控措施。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支持配合政府做好防控工作,听从街道、社区统一安排,积极遵守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切不可心存侥幸,以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
年11月13日
大连本轮疫情特点公布
今天(14日)上午,辽宁省大连市举行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11月13日0时—24时,大连市新增60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28人为庄河市大学城学生,居住在学校宿舍。
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大连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4例。
本次疫情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代际时间短,病情隐匿,不易发现,早期出现了较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呈现单位聚集性、家庭聚集性和学校聚集性等特点,病例主要集中在科强食品公司、海阔食品公司和庄河大学城。
14日,大连市庄河市昌盛街道张屯社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庄河市昌盛街道市场社区下八家屯、新华街道公园社区西山湖畔小区、新华街道赛屯社区新华路4段5号楼、城关街道明珠社区英伦河山一期小区、兴达街道河西社区四组和瓦房店市新华街道阳春社区阳春路95号楼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并实施相应管控措施。
截至目前,大连市已调整高风险地区2个,先后划定中风险地区31个。
截至目前,大连市完成核酸采样万人次,结果全部已出。14日已启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日检测能力将达到46.8万管。
11月4日起,庄河市全市中小学暂时停课,开展线上教学。
郑州对80万人发送风险提示
11月10日,据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11月2日晚即对3例阳性病例开展流调,实行同步检测、同步转运、同步流调、同步处置,“一人一档”建立病例关系图。目前,已累计排查密接人、次密接人,对76万名与感染者轨迹重合人员和4万名近期从疫情关联区域返郑人员发送风险提示。及时向外地发送协查信息人次,严防风险溢出、扩散蔓延。
终结新冠疫情的“特效药”来了?
近日,两家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和辉瑞接连发布了新冠口服药的好消息,因为数据乐观,被不少人视为新冠“特效药”研发成功,甚至说这样的新冠“特效药”可以成为全球疫情“终结者”,有望帮助我们恢复疫情前的正常生活。
真是这样吗?最近就此问题发声的世卫组织发言人显然持审慎态度。他表示世卫组织将尽快开始审查默沙东公司此前提交的新冠口服药莫努匹韦(Molnupiravir)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并称“目前全球仍处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中”。
“特效药”为啥不能担当疫情“终结者”
首先,“特效药”未必真的有特效,需等待真实世界数据。
目前,默沙东公司研发的莫努匹韦已获英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第一款获批的新冠口服药。根据三期临床试验数据,该药将住院或死亡的风险概率降低了约50%。辉瑞公司研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Paxlovid尚未获批,但其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更好,能将轻、中症且存在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或死亡概率降低89%。
但是,临床试验一般是在较短时间内,对一小部分选定人群进行研究。判定“特效药”是否真的有“特效”,临床研究数据当然重要,不过最终还要看真实世界的治疗效果,现在就得出“有效”结论为时过早。等一段时间,看看西方国家的真实疗效,看看大规模人群应用中是否出现严重副作用,再做评判不迟。
其次,“特效药”性价比并不高,将影响其普及性。
西方医药巨头的这些“特效药”,价格非常高。有媒体透露,莫努匹韦每个疗程定价约为美元。与“特效药”相比,新冠疫苗同样可以将住院或死亡概率降低九成左右,但价格要便宜得多,是更为经济、更易普及的选择。
再次,从切断传染病大流行的策略讲,防大于治。
在新冠疫情已经全球大流行、病毒还在流行中变异的今天,少数人获得救治是不能终结疫情的。新冠口服药不能预防感染,只能减少住院和死亡风险,不会像新冠疫苗那样帮助阻断社区传播。因此,新冠口服药只是抗击疫情的有效工具之一,而全球抗疫重点仍应放在做好常态化防控、提高疫苗有效率和接种率上。
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学生在接种新冠疫苗。
总之,抗击疫情需多管齐下,所谓的“特效药”目前还远远不能取代疫苗、口罩、检测隔离等措施。对国际巨头的新冠“特效药”,可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