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中思策冯正功谷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 [复制链接]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仅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这次疫情引发了各个行业的深刻反思与广泛讨论,我们从建筑文化的视角,邀请多位院士、江苏省设计大师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疫情下建筑和城市的反思与应对”议题开展笔谈,并以“疫中思策”为主题,推出系列文章,希望能够为建筑乃至城市工作者提供更多防灾救灾的思想启迪和应对之策,助力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疫情防控阻击战。__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思考__

从人类聚居开始,新的病*始终在挑战着人类安全,而我们却始终处于被动防守和疲于应对的状态,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清洁的食物、水质使我们在控制消化道传染疾病方面有了基础预控的能力,但通过大气和接触传播的呼吸道系统传染病却往往使人手忙脚乱,譬如SARS、MERS、H1N1、H7N9、埃博拉,以及这次的新冠肺炎。

如何应对毫无预警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新的、未知的病*造成的灾害面前,我们不能每次都凭借无畏的牺牲精神、中央号令下的举国体制、封城封省断路隔离、全国联动来解决,而是应该思考怎么能走在前面,以教训检讨不足,做好灾备和预案管理,只有这样,在灾害再次不期而临时才能从容地应对。

从这次疫情爆发来检讨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设施、管理,确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和提升的空间。

反思一:健康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人体健康的最佳路径,是通过定期的体检,起到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的效果;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应对疾病,而不是染病之后的后期干预和治疗。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反观我们的城市,疫情往往从我们人口密集的城市肇始,并迅速传播蔓延、爆发,城市并没有成为人类的伊甸园。作为设计师需要反思,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健康吗?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能否促进城市的使用者—居民的健康?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事实上,城市就像一个人的躯体,也需要体检,查出城市基础病的诱发因素,通过早期干预和提升城市自身的免疫力来预防病*的侵袭。历史上的多次大规模瘟疫灾难都启示我们,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少公共卫生风险。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城市”倡议,提出了“以居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而反观我们的城市规划,却往往更多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考虑城市的发展,缺乏从人类健康的视角出发对城市、建筑进行审视。

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改变影响了人类日常行为模式,从而导致了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疾病成为城市人群的主要健康威胁。这次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致死病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这些基础疾病的诱因除了不健康饮食外,有相当程度也源于现有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缺乏对于居民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引导。因此,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反思,如何在健康城市和健康建筑的理念指引下,通过健康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塑造更有利于健康生活的城市建筑空间和城乡环境。

高密度的城市人口聚集成为疫情爆发的推手。土地财*对城市土地效益的追求、城市规划布局对城市形象的要求以及城市扩张,造成城市的高容积率、高密度、用地规划混合度低和城市的无序扩张,在产生聚集的同时也由此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和通勤交通需求。

空气环境,密集的、通风不良的环境会增加传染性接触,成为易感的土壤。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通风和隔离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巨型居住区密集的人员、通风不良的户型设计、大进深的办公空间不利于疫情的防控。

慢性病等基础疾病成为由疫情感染致死的催化剂。健康城市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该为健康的日常生活、降低慢性病产生的机会提供健康的、正向的行为指引。

巨型居住区空间

除了在市*基础设施上解决好清洁的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需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