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olPlant新冠病毒的植物解决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资深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98.html

神预言又来了!

一段半年前的视频惊现网络,视频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王永炎提出,年冬至到年春季要有瘟疫发生!

而早在年,有一篇论文更是预测,年12月26日爆发疫情,到年3月24日基本解除!

这也太神奇了吧?是真的吗?

据有关媒体报道,陈国生先生在《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题目是《实证化中医基础理论依据及应用》,但此文并没有明确的疫情爆发结束的文字表述。

那网传的这些准确日期从哪里来?

原来来自于这份论文中的图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年12月26日和年3月24日做出了标注。

在论文所附的另一张经络循环表中,则标注了年和年“肺”排在前面,是否意味着年的非典和年的新冠肺炎?这个两个疾病都与肺有关。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有人表示,既然早就预测到了,为什么不在疫情暴发之前提出来?现在提出来,难道不是有马后炮之嫌吗?

小编觉得,既然是预测,仅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必然的。当事人通过论文等形式做出分析预测,就是一种提醒和预警。

无独有偶,半年前也有人预测有瘟疫要发生。

年6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召开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候选人答辩评审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王永炎提出,年冬至到年春季要有瘟疫发生。

这是王永炎院士当时发言的视频,有的地方已经下架,请速看。

王永炎院士说,要观天地之象,观万物生灵之象,观疾病健康之象,所以年大江以南,暴雨成灾,厥阴风木司天已经描述了太虚元象,上半年是比较和缓的,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发生。

王永炎院士最新参与的一篇论文《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nCoV)感染的肺炎》,揭开了预测的谜底。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nCoV)感染的肺炎

作者: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王永炎

来源:中医杂志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根据武汉年下半年的气候学特点及本次疫病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型冠状病*(-nCoV)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病位在表卫、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的疫*邪气错综其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夹杂而居于首要地位。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述其宗族亡者众多,伤寒十居其七,说明张氏家族所患伤寒非普通外感伤寒,应属寒性疫病。晋代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首次明确提出“寒疫”概念,隋唐及宋以来,“寒疫”的内涵多隐含在“伤寒”、“时气”或“天行”、“阴*伤寒”等病名中。梳理历代疫病相关文献,寒疫可以归纳为因感受非时暴寒或阴寒疫*之气所致的急性流行性传染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寒湿疫、寒燥疫等。

以武汉为首的鄂东地区从7月下旬至11月底表现的气候特点是前期持续的干旱温燥,中末期突然的湿寒天气,燥湿寒温起伏,气候变化显著。根据气候特点的分析:武汉11月份中下旬之前,长时间的气候温燥,骤然遇到强冷空气,即暴寒。其后,12月1日出现第一例肺炎患者,此后逐渐增多,疫病发生情况与气候条件相吻合。12月上中旬气候温热,为少见暖冬,后面气温下降,尤其是12月下旬以后,降雨增多,1月份气温高而湿度大,湿大于寒,气候凸显阴冷湿寒特点,以上都符合历代文献中寒疫的发生条件。

论文表示,就年12月16日之前的武汉的秋冬季而言,伏秋连旱,暖冬气候以及骤然暴寒都是燥寒之气失时,因而产生疫*邪气。这个时期病因是疫*夹杂伏燥和寒邪。年12月16日开始,武汉阴雨天气增多,空气湿冷,此时病因为疫*夹杂伏燥和湿寒。长期的温燥气候,导致温燥之邪久伏于肺,易伤肺而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在《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的五运六气分析》中表示,-年发生的SARS,比较清晰地显示了五运六气对疫病的影响。SARS发生的五运六气病机主要是庚辰年的“刚柔失守”“三年化大疫”,注意到新冠与SARS的相似性,故也要从“三年化疫”去进行分析。

顾植山表示,回顾年,春天气温偏低,秋冬的燥热又比较突出,从现在出现的新冠疫情反推,丁酉年的气候应该属于《内经》描述的“丁酉失守其位“了。丁酉年是阳明燥金司天,那年秋冬季的气候是燥象较著,故其影响三年后的“伏邪”是伏燥,与SARS相似,乏力较著是伏燥伤肺的一大特征,报道的大部分病例倦怠乏力、干咳、少痰、咽干咽痛等主要症状都与伏燥相符。

有一点颇耐人寻味:《*帝内经》把庚辰年刚柔失守、三年后所化大疫称为“金疫”,病机也主要在肺;而讲丁酉失守其位,“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一些新冠病人早期并没有肺部病灶,甚至有的病人没有明显发热和肺部炎性病灶,直接发展为呼吸窘迫,似乎契合了《*帝内经》的论述。顾植山认为,把新冠一概称为“肺炎”似还值得商榷。若能在早期进行正确的中医治疗,完全有可能把多数患者阻挡在”肺炎“之外。

当然,预测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对疫情的预测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风生水起的今天,预测疫情走势是不是不再那么难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不久前撰文介绍,大数据的两个主要作用就是感知现在和预测未来。他们通过“中科天玑”疫情数据分析系列系统,融合所采集的开源网络数据,通过智能模型的学习,来预测疫情走势。

“中科天玑”系统介绍,智能预测结果基于公开疫情数据,通过数据模型计算得到,并根据每日更新的数据,迭代优化模型,修正预测结果。

在“中科天玑”疫情预测系统中,我们看到,2月20日实际总确诊,预测总确诊,总确诊误差为0.18%。近几日中,预测误差最小的是18日,误差仅为0.03%!

“中科天玑”系统没有预测疫情哪天结束。改系统提示,模型仅为数据推理,相信在不断完善的防疫举措、不断进度的医学研究等各方面努力下,实际疫情会比模型预测得到更快更好的控制。

aliren区块链联盟也构建了大数据模型,他们测定此次新型冠状病*的R0(病*再生繁殖数)的范围应为3.7~4.3,远高于SARS的2.6。2月17日武汉R0=0.83。R01的时候,意味着一个感染者会传染少于一个人,疫情将逐渐消退。

据aliren区块链联盟预测,按照模型的测算,预计全国各地的疫情将从2月底开始陆续结束,到3月中旬,除了湖北和武汉,全国其他地区的疫情都将基本结束。具体而言,全国(除湖北)的疫情将在3月10日基本结束,湖北(除武汉)的疫情预计3月20日结束,武汉的疫情预计3月31日可以基本结束。

下表是部分地区疫情结束时间预测及建议复工的时间。

3月24日介于3月20日和3月31之间,不同的预测落在了大致相同的区间,说明对疫情的发展趋势有着类似的看法。

武汉市此次疫情的发源地,也是重灾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因此,武汉疫情结束之日也就是此次疫情结束之日。
  

武汉乃至湖北的新领导已经走马上任,来自全国的3万多名医护尖兵也已经各就各位,各种医疗物资也日益充足。

调兵遣将之后,武汉兵精粮足,歼灭战或可提前。所以,此次疫情有望在3月24日左右结束。

当然,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越早越好!

众志成城,战疫必胜!

敬启: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投稿或提供线索。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