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孩子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特别容易出现发烧等症状!如果是往常,大家还能以平常心对待,但最近疫情复发,一旦孩子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家长们先不要担心,你家宝宝可能只是患上了普通感冒!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好呢?
如何区别普通感冒、流感
和新型冠状肺炎?
症状不同:
感冒:症状为鼻塞、打喷嚏、咳嗽、流鼻涕,低中度发烧,3-5天自愈,少有肌肉疼痛;
流感:症状为高烧3-5天,一般一周自愈,全身疼痛、乏力、头痛;
新型冠状病*肺炎:症状为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腹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
疑似病例依靠流行病学史,提醒家长们就诊时如实告知病史,从而使医生快速准确诊断。
发烧虽然是一种病态反应,但是人体本能排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临时状态。
从医学上来说,它也是机体面对各种致热源性物质侵害时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应答,所以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
小儿发烧的处理,医院看医生,有的采取一些简单的家庭中医方法处理甚至观察即可,不可盲目地一味追求退热治疗,恰当地处理,有利于小儿的健康成长,错误或过度地治疗,就会给小儿的健康带来很多隐患。
下面给大家介绍家庭中医处理小儿发烧的步骤和办法:
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您和孩子有疫情接触史,请一定带好口医院接受检查,如实告知!!!
还医院接受治疗:
1、非常烦躁不安,不停哭闹,甚至狂躁到说胡话、抽筋;2、手脚凉而温度一直上升;3、脸色惨白,一点精神都没有;白天整天都昏昏欲睡而晚上又睡不好;4、发烧时伴有其他表现,如:剧烈呕吐、呼吸困难、气喘、皮疹、频繁呕吐等表现5、体温超过39度,持续不退热、原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心病,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营养不良;6、指纹超过了风关。(针对三岁以下的宝宝,具体如何看,可以查阅下相关资料,后期我们也会推送相关文章。)
如果宝宝月龄在两个月以内,只要出现医院。
当孩子发烧时,父母不要自乱阵脚,放宽心,按照以下方法淡定处理发烧:
首先判断发烧的原因:
(1)受寒发烧:有受寒的诱因,伴随有流鼻涕、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受寒比较严重的,会有怕冷的表现,大点的小孩自己会说怕冷,不会说话的就观察,如果孩子卧床时喜欢蜷缩,喜欢加盖衣被,则是恶寒,有恶寒则必定是受寒发烧;如果是扬手掷足,喜欢仰卧,踢衣被,则是不恶寒而怕热,那可能就是积食发烧或温病发烧。
(2)积食发烧:有饮食不节的诱因,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口臭、便秘或拉臭,或见舌苔白厚、*腻,肚子烫、手心烫,睡觉时喜踢衣被,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3)温病发烧:没有感冒受寒症状,也没有积食表现,不怕冷而怕热,睡觉时喜欢踢衣被,发烧温度又比较高,可能就是温病发烧,这种发烧3-5天后有的会出疹。(4)变蒸发烧:变蒸发烧也叫做生长热,是古代医家用来形容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解释。变蒸指的是精神发育和身体发育。两岁以内的小儿因为生长发育旺盛,他的筋骨,内脏,气血,毛发等变化很快。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有一定的变化,并且还可以出现一定的症状,比如发热发烧,烦躁,出汗等,这些不是病态,是小儿的精神和身体发育阶段的一种生理现象。临床上多见发热,烦躁,夜间啼哭,出汗,烦渴,呕吐,脉搏细速等。一般是低烧,一两天内自己好,小孩没有什么不舒服,有的可能精神欠佳,但很快恢复。发烧的处理方法:
1、受寒发烧:想办法帮助出汗
A、艾叶煮水泡脚,得微汗后止。
B、生姜3片左右,葱白3-5根,煎水5~10分钟,趁热服后,再喝一碗热粥,如果孩子不喝,或者小宝宝可以喝米汤,喝米粥,可以补足中气,可以帮助身体发发汗。
2、积食发烧:想办法让其排出大便
A、顺时针揉腹15~30分钟
B、陈皮10-15克,白萝卜50-克,煮萝卜熟透,喝汤吃萝卜。
C、保和颗粒(普通积食)、四磨汤口服液(较重积食)。
D、忌肉、水果等不好消化的食物。
3、温病发烧
A、多见于幼儿急疹,一般可以不处理,皮疹出来后烧就会退。
B、如果高烧,又有烦躁,可以用三豆饮:*豆2把,黑豆、绿豆各1把,高压锅煮半小时后再把豆压烂煮1小时,煮好后当水饮用,一天3-4次。
C、如果有扁桃体化脓,可以用桔梗甘草汤:桔梗、炙甘草5-10克熬半小时,加薄荷3-5克再熬5分钟,得90-毫升药液,一天3次,一次饮30-50毫升。
4、变蒸发烧(孩子所要经历的生理成长)
这是小儿生长的表现,不是病,不可当病治疗,不然就坏事了。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远离人多的地方,空调风扇不能直接吹,合理的增加营养,多喝温水,使身体轻松的最佳状态,有利于成长!
以下几点家长们注意:
(1)不管什么发烧,如果没有排大便,记得让孩子拉大便。
(2)惊厥与发热温度没有必然关系,只要手脚不凉,精神状态好,就可以先观察,不要盲目用降温贴、退烧药。
(3)发烧是不会烧出“脑膜炎”、“肺炎”来的,反而是错误的退烧处理,很容易发展成“肺炎”、“支气管炎”。
(4)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饮食,尽量素食,忌生冷,暂停或减少所有水果,不要吃得太饱,宜少食多餐。
(5)还是那句老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和春堂小儿推拿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孩子机体免疫力的一种方式。我们致力于帮助更多孩子实现少吃药、不打针的梦想,让每个孩子远离疾病,远离抗生素,让宝宝可以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