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治探讨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m.39.net/pf/a_4580340.html

张葆青,山医院儿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民族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山东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编委。山东省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中医药专家委员成员。

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的临床特征和病因病机,为中医药辨治儿童NCP提供思路,并提出以下观点:目前NCP患儿症状轻,预后好,与儿童“生机蓬勃”“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相关;儿童同样易感,尤其要重视婴幼儿不典型感染的预防和诊治;注意新型冠状病*(-nCoV)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及引起肝功损害等并发症的情况;在目前缺乏大样本中医证候统计报告的情况下,以患者证候表现的侧重确定病名还为时尚早,而“浊*疫”似乎更能紧扣疫情发病的本源;浊*袭人,素体阳虚者多从寒化,素体热盛者多从热化;“清肺排*汤”用于儿童需要进一步调整,要注意先证而治,防治燥湿痰瘀互结,寒热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简称新冠肺炎。在新型冠状病*(-nCoV)病原检测更多开展后,儿童感染例数有较明显增多趋势,估计儿童隐性无症状者或轻症感染者占比更高。因此,本文将从儿科医生的角度,重点就儿童病例的中医证候与辨治等方面进行讨论。

01

儿童新冠肺炎临床特征

自深圳、上海报告儿童确诊病例以来,医院儿科学系收集的38例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合山东省内会诊的患儿症状体征,总结新冠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如下。

常见为发热、干咳等肺系症状,其中咳嗽多见干咳无痰或咳痰不畅,咳声清扬、偏深,少数患儿咳声重浊、偏紧。部分患儿以脾胃症状如纳差、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为首发症状,还可见乏力、身楚、鼻塞流涕、咽痛头痛等卫表症状,少数患儿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不长,热程多为1~2d,最长8d,其他症状多在2周内消失。病情上,相较成人,儿童少见危重症,病情更轻,恢复更快,排*时间更短,预后更好。辅助检查上,血常规检查大多正常;肺部CT表现多样,可呈磨玻璃样、斑片样或局部实变影,亦有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患儿;可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如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等。

儿童之所以症状较轻,预后较好,推测原因如下:其一,冠状病*为儿科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原体,可能在儿童体内长期存在;其二,较成人更少机会直接接触病原;其三,儿童天然免疫发育不完善,后续适应性免疫应答较成人弱,不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总之,患儿症状轻、预后好,与儿童自身“生机蓬勃”“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相关。

但儿童亦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特点,因此绝不能放松警惕,仍需积极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重症及后遗症。

由于1岁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应重视婴幼儿的感染可能,儿童感染也可导致重症肺炎并诱发多种并发症,故应高度重视儿童新冠肺炎病*感染。

02

中医药辨治儿童新冠肺炎

2.1病名探讨

绝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新冠肺炎属于“疫病”“温病”范畴。刘清泉、王玉光等认为本病为“湿*疫”,仝小林认为此病应属“寒湿(瘟)疫”的范畴。张思超认为,疾病应命名为“温疫”或伏气温病中的“伏暑”。而张诏称之为“湿浊疫”,不建议将其定为伏邪相关病名。王永炎认为该病属于“寒疫”范畴。笔者认为,正如当年北京专家趋向于将SARS命名为“肺*疫”,而广东专家则将SARS归属于“湿热疫”,本病的中医命名属“疫病”范畴毋庸置疑。吴又可《瘟疫论》指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由于“疫*”病邪本身并无风寒湿燥火(热)的属性,也并非夹杂了六淫外邪,因此本病是否为“湿*疫”还有待于大样本的中医证候统计分析和临床验证,目前情况下,以患者证候表现的侧重确定病名为时尚早。鉴于此,笔者认为称其为“浊*疫”似乎更能紧扣疫情发病的本源。

2.2病因病机探讨

多位医家从气候角度分析本次肺炎疫情的病因病性,如范逸品通过分析武汉年下半年的气象特点,认为本次疫病的主要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但是具有类似气象特点的不止武汉一座城市,为何疫情偏从武汉开始?笔者认为要从疫情的发源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说起,据报道,该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地处闹市,开业已经超过15年。市场内隐匿着不少卖野味的商铺,野生动物尸体遍地堆积,加上常年不被清洗的下水道,环境极为肮脏。在这种污浊的环境下,秽浊之气长期郁积,加之燥热与寒湿迅速交替的异常气候,促使秽浊之气发生变异,化为浊*,侵袭人体。

刘清泉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湿、热、*、瘀交炽为患;王永炎则认为病机特点为*、燥、湿、寒、虚、瘀。分歧在于寒热。

高树中认为,今年是暖冬,加之武汉前期阴雨天较多,一方面无法冬藏的阳气和雨湿结合呈现出了“湿热”之象,同时因为阳气不能藏而消耗,出现了脾肾阳虚等“内寒”之象。还有的患者,因为饮食起居和精神因素,分别兼有肝郁气滞、心肝有火、瘀*内阻等情况。

疫*中人,亦随体质而病证有别,“一气一病”只是病相同,证不一定相同。素体阳虚之人多从寒化,素体热盛之人多从热化。浊*的转归可以从热化燥伤阴,从寒伤阳。从目前所见舌像变化来看,浊*从热化的多。浊*蕴结,正邪交争,则进入疾病极期,出现浊*闭肺的病理演变过程。正虚邪实,正退邪进,肺气闭郁,血失所帅,阳气衰微,则浊*多从寒化,发生心肾阳虚之危证。

2.3病位及辨证探讨

回顾SARS,北京专家认为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胃,涉及心、肝,而广州专家则认为病变部位在三焦或膜原。之所以病位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辨证方法,从脏腑辨证来讲,病位在肺、脾,可累及心、肝、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汤救治确诊病例例,3d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故将清肺排*汤推荐各地使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方有效则说明对证。清肺排*汤由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射干麻*汤、小柴胡汤加山药、陈皮及藿香组成。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以方测证,全方21味药,其中温热药11味(其中性味辛温者8味,苦温3味),寒凉药6味,性味甘平药4味。可推之,患者证候应以寒湿为主,属寒热错杂证。同时服法上注明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大米汤,应还有津液亏虚之象。总之,该方适用于素体阳虚之人,浊*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肺脾,表现为寒湿束表,肺燥脾湿,气机升降出入障碍,水饮不化,阳虚寒凝或伴内蕴痰热之证。临床可见于不发热或低热,舌淡形嫩、胖大或齿痕、苔白或边水滑,影像学双肺渗出病变的“湿肺”患者。但该方用于儿童需要进一步调整药味及药量。

《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将本病统一分为两期:即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其中,临床治疗期又分五型十证。医院提出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中分为四期六型:初期(寒湿郁肺碍脾)、中期(湿热闭肺)、激期(*热闭肺或内闭外脱)、恢复期(肺脾气虚或肺热阴虚)。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2.4儿童防治思路

2.4.1防治浊*伤肝

对武汉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描述性研究表明,43例出现了肝损害,76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升高,13例肌酸激酶升高,7例肾功损害。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消化系统是-nCoV感染的潜在途径。本次从表现的症状来看,除了肺炎主症外,还有以头痛、纳呆、吐泻,甚至结膜炎、皮疹、偏瘫等为首发症状者,与其风性善行数变、轻扬开泄、易克脾土等风木之性的特点一致。风木属肝,肝木受邪,则多见肝功能损害。

通过远程会诊,笔者发现山东省内的患儿均为家庭聚集病例,多无特异临床症状,加之患儿对病情的表述能力有限,给临床早期识别及辨证论治提出挑战。同时,病*感染引起肝损害后往往也缺乏特异症状,因此建议对于确诊和疑似患儿,及时检查肝功能。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故理论上易发生肝木克脾土、木火刑金之象。因此,处方用药当注意疏肝柔肝,抑木扶土,培土生金,佐金平木,勿伐生生之气,可在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合用小柴胡汤,再加山药、陈皮等,慎用有肝损害的药物。

2.4.2防治燥湿痰瘀互结,寒热虚实错杂

从发病原因看,人感受浊*疫气而发病。多数患者初起发热不显著,其后渐次发热、干咳、乏力、身重体倦、便溏、舌苔腻浊。

根据所见前方传回的舌象,舌苔虽厚但欠润甚至干燥,也有苔滑润但咽干唇干、痰涕黏腻重者夹有血丝等症状,这些都提示燥的存在。《重订广温热论》谓:“燥又兼湿之际,最难调治”。祛湿时不能过用辛燥,以防伤津耗气动血。

年1月20日大寒之后,司天与在泉之气与年11月SARS爆发时相同,均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现为在泉之气主管),加之一之气(1月20日至3月20日)的客气为太阳寒水(近期贵州等多地降大雪说明寒水之气已到),随着病情进展,临床上应注意燥湿相兼、寒热错杂之象。在可能发展为燥湿痰瘀相兼、寒热虚实错杂等复杂病机前进行截断疗法,先证而治。比如在素体阳虚的患者感染后,要注意浊*寒化可能,不必拘泥于温病三焦或卫气营血辨证,伤寒经方仍可使用,可在早期温肺化饮,截断扭转“白肺”形成。

总之,中医治疗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目前全国各地确诊患者数量还在上升,而我国各地气候环境多变,应警惕疠气在人传人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混合感染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可能越来越多。

本文结合目前新冠肺炎公开报道有限的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有益参考。具体内容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最后,谨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所有医务工作者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武汉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