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庭如何预防小儿肺炎腹诊了解一下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冬春交接之时,乍暖还寒,小儿容易感冒。若腹中有食积停滞或者痰湿体质,感冒咳嗽发热就容易转变为咳喘甚至肺炎重症。

春节期间,笔者身边一位小朋友就因患肺炎离开了人世,令人扼腕叹息。如果家长能够多一点中医知识,早发现早处理,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就不至于此了。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遵循一个规律,从量变到质变。因此任何健康人的身体,都不会一下子就生出一个病,更不会一天就成为生死难料的重症。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我们踩下刹车,消除致病因素,就会改变疾病的走向。如果不了解身体规律,不了解疾病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我们就会错失许多机会。

#01.

感冒为啥变成肺炎呢?

小儿肺炎经常由感冒引起,如果孩子咳嗽发热的时间比较久,爸爸妈妈就要小心,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炎。那么,肺炎的病因是什么呢?

现代医学认为,肺炎的成因主要是因为感染,如细菌感染和病*感染。根据解剖位置命名,有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治疗以抗生素、抗病*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如果这类手段无效,那么肺炎有可能转变为重症,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所说的肺炎,大致相当于中医诊断中的喘嗽与肺痈。中医在治疗肺痈方面具有优势。中医对肺痈的研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认识角度多样、治疗方法灵活,可以针对肺痈的初发、发展以及转变等各个阶段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中医看来,肺痈的主要病因是风温肺热。由于风邪外束,痰火内郁,肺失宣肃,故而肉腐成脓。

医圣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写道: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有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脓成则死。”

温病大家赵绍琴在《赵绍琴全集》书中云:

“肺痈是肺臟生痈之证候。其起因很多,外感风热,内蕴日久;饮食厚味,消化不佳;素嗜饮酒等,都能导致热蕴于肺,久则生痈化脓。肺痈的症状,主要是咳嗽,胸痛,吐脓血痰,味腥臭。”

以上两段话指明了肺痈的病因病机,风和热是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感受风寒或风热,都有可能造成风邪外束,肺气不宣,郁而化热。再加上现在小孩子吃得丰富营养,容易出现脾胃积滞、痰湿化热,内热壅盛,肺痈的土壤就已经成形了。

#02.

以腹诊为依据改善体内环境

如果孩子患了感冒、咳嗽发热,我们该怎样预防进一步发展为肺痈?

或许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测进行确诊。但在更早期的阶段,我们也可以通过腹诊来检验孩子当下的身体状况,以进行及时调整。

从中医诊断的角度来讲,脉诊可能初学者不好掌握。而腹诊易学易用。掌握腹诊对我们家庭自助肺炎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很有益处,通过腹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如果通过腹诊确认孩子存在肺热、痰火、积滞等问题,那就意味着病情很有可能加重并向肺炎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尽快去做相应的处理,当体征恢复正常的时候,身体健康大概率上也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2.1

风邪外束、肺中有热的孩子,胸腔摸起来是灼热的,中府和肋骨间隙,按之不适,满闷胀痛,或有痰结。因为肺热有汗出,皮肤是潮湿的。

我们的方法是解表和透热,如在肩胛骨内侧和肺经上刮痧和拔罐。不仅能够祛风,而且可以将肺中的郁热透散出来。

2.2

脾胃有伏热、痰湿生内热的孩子,腹部温热灼手、任脉不通、肠胃区按之满实、甚至满硬。

最重要的是巨阙。巨阙是心的募穴,巨阙如果有硬结,说明心气不通。心属火,火克金,心气不通,是导致肺痈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