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低风险区如何划分对密接次密接要采 [复制链接]

1#

近期,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市防控办制订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版)》,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

发生本土疫情后,风险区域是如何划定的?

答:发生本土疫情后,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

高风险区怎么划定,要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

答: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中风险区怎么划定,要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

答: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中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低风险区怎么划定,要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

答:中、高风险区所在街道(镇)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本市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街道(镇)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另外,疫情处置过程中,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

对密切接触者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

答:密切接触者(密接)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密接的密接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

答:密接的密接(次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密接的密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密接的密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入境人员要实施什么样的管理措施?

答: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市防控办、区卫健委

编辑:徐宇

    

上观号作者:上海嘉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