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新冠阳性 [复制链接]

1#

“阳过的我们不要!”

“进过方舱的我们不招,走吧!”

在招聘市场中,多位新冠阳性康复者都面临了这样的情况,他们被排挤在就业市场外,但仍奔波寻求一丝就业机会。

他们有的是曾经在方舱工作过的志愿者、护工,有的是曾经感染过新冠肺炎的患者……在经历了工作停摆、“无穷尽”的核酸检查、长时间的方舱生活后,他们终于康复“回归社会”,却遭遇到了社会的“冷眼”。

一、“我们感染过新冠,但我们不是怪物!”

01、“我们不是怪物”

21岁的小林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医院之后,父母要求他将朋友圈分组,设置为亲戚不可见。小林理解父母的做法,认为他们可能是担心亲戚知道后会“歧视”自己。

不过,屏蔽了朋友圈也无法阻止别人的猜测。

医院出院后,同小区有一名租客怀疑小林是医院“逃”回来的,言语之中充满了不满。但同时,也同小区的住户对小林施以援手,给他提供了很多生活物资,对此小林非常感激。

康复出院后,小林认为自己算是相对“安全”的人。对于别人异样的眼光,他无法阻止,但是希望他们能保持理性。“我只是曾经感染过新冠,又不是怪物!”

02、“感染新冠后,我被家人歧视了”

76岁的严先生是一名退休工人,在家里测出阳性之后没多久,他就开始出现不适症状,表现为持续的低烧、咳嗽,医院隔离治疗。

十几天之后,严先生康复出院,回到了家中。

让严先生感到不解和寒心的是,原本妹妹一家人十分照顾自己,经常来家里帮忙打扫卫生以及购置生活用品。

然而康复出院后,妹妹一家对他却是百般提防,即使偶尔过来也是全副武装,还多次劝他把家里的旧被褥、碗筷等生活用品扔掉。

严先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康复了,为什么妹妹还像防瘟神一样防着自己呢?

二、感染新冠后康复,还会有感染性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归根结底就是大众害怕这些新冠阳性康复者身上仍携带着新冠病毒,或者没有康复“干净”,再次传染给别人。那么,新冠阳性康复者到底会不会传染呢?

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表示,“新冠康复者不会造成传染”。目前新冠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感染者康复出院后,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一般来说,在6个月内不会再次发生感染,也不具备传染性。

此外,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也表示,感染新冠后康复的患者,体内抗体水平可能比打疫苗获得的抗体含量更高,因此不容易再次发生感染。

但是,新冠康复者复阳也不是绝不可能,那么一般什么情况会复阳呢?

第一,试剂盒敏感度不同:由于不同试剂盒的检测敏感度存在差异,所以可能会出现新冠康复者复阳的情况。

第二,新冠康复者的身体状况不佳:体内产生的抗体浓度较低,再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第三,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导致先前产生的抗体无法识别,最终再次发生感染。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曾提到,这两年从病毒学研究发现,在Ct值(Ct值是判断核酸检测是否为阳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超过35的感染者标本中,几乎无法分离出活病毒,也就是说他们不具有传染性。

此外,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前期大部分复阳的感染者,Ct值也基本超过了35,并未造成密接者感染。对于依然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来说,Ct值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升到35以上,即使没有达到阴性的标准,也没有传染风险。

因此即使身边有人出现了“复阳”的情况,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更不要歧视复阳感染者,应该理性看待。

三、新冠康复后,如何做好“居家管理”?

当然,对于新冠感染者自己来说,康复出院后的7天居家管理也要做好,才能将风险降到更低,加快身体康复。

1、做好自我观测

每天做好体温监测,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