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建科60周年我们和90岁 [复制链接]

1#

医院,是成都、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疑难重症患者心中的“定海神针”。这个始建于年的小儿外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小儿外科中心之一。

年10月,医院小儿外科建科60周年,其创始人、奠基人,医院首届终身教授胡廷泽,也恰好90周岁寿辰。

10月16日,在小儿外科60周年庆典前,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胡廷泽教授,医院小儿外科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胡廷泽。

亲眼看到同学被日机炸伤腿

萌生学医念头

胡廷泽出生于年的云南昆明,年报考云南大学医学院,医院。

为什么要学医?

90岁的胡廷泽眼中带泪:小学一年级时,胡廷泽所在学校遭受日机残酷轰炸。他的同桌被投放的炸弹炸伤腿,血肉模糊,“当时我想,如果我是一名医生就好了,那样就能解除同学身上的痛苦。”

年报考大学时,胡廷泽看到云南大学医学院兰瑚教授的招生海报,他青年时代留学法国,以医学生身份参加过二战。胡廷泽深受影响,报考了云南大学医学院。

年,胡廷泽和妻子徐医院,从此在华西坝“落地生根”。

小儿外科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医院工作4年,刚刚升任主治医生的胡廷泽,接到了去北京参加卫生部主办的“小儿外科医生培训班”的培训任务。“当时,只有北京、医院开设有专门的小儿外科。”胡廷泽说,原本他想成为一名胸外科医生,入行小儿外科确属偶然。

一年后,胡廷泽学成归来,医院小儿外科初创,仅有15张病床、4个医生。

至今,胡廷泽还记得自己做的西南地区第一例新生儿食管闭锁手术。年,一名出生6天的新生儿转入医院小儿外科,“(新生儿)吐泡泡,进食困难。”胡廷泽说,检查后,确诊为食道闭锁,“食管是个盲袋,胃管应该接食管的地方,长到了肺上。”出生6天,孩子没有进食,严重肺炎。

当时,全国仅有北京、上海有凤毛麟角的手术成功案例,术后存活率很低。做还是不做?胡廷泽说,不做孩子肯定会死,做了至少有一线希望。胡廷泽压力很大。

最后,时任医院院长吴和光亲自签发手术批准,征得家属充分同意后,胡廷泽上了手术台。“麻醉要插管,又没那么小的管子。”胡廷泽说,手术要把食管下端的盲袋,把通到肺部的胃管截断,缝合食管下端……

顶着巨大的压力,历时三四个小时,手术完成了。那时候,没有ICU,呼吸机、监护仪等现在司空见惯的设备。手术后,胡廷泽和助手搬进了病房,靠风扇吹门口的冰块降温,手捏皮囊帮助呼吸,就这么守着孩子度过了术后一道道关卡。

孩子活了。“我现在都记得孩子的名字。”胡廷泽说,后来,那个孩子结婚生子,还来看过他。

“现在这个手术很成熟了,用腔镜打几个洞就可以做,几乎没有死亡的。”胡廷泽说,医疗条件逐渐改善,辅助检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经过60年、4代华西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医院小儿外科科室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儿童外科医疗中心,西部区域重要的疑难急症诊疗中心,其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位于全国前列。现在,该小儿外科有4个病区,年门诊量10万人次以上,年开展全麻手术超过1万台……

85岁才停止门诊

90岁仍坚持查房

今年国庆节前,胡廷泽出现了肚子胀痛、反胃的症状。一查,低蛋白血症,医院。

“我平时身体很好的。”胡廷泽说,平时他每天走路步数都在1万多步,住院几天,行动受限,降到了五六千。有学生看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