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抗战救国到逆行抗击新冠肺炎,川医从不负
TUhjnbcbe - 2023/3/26 20:30: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705/7277980.html

英雄凯旋,一个不少。山河无恙,因为你们。

说起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牵动全球的新冠肺炎了。年前,当大家都在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年时,新冠肺炎突然爆发,打了全国人民一个措手不及。全民开始“家里蹲”防控疫情,各行各业损失严重。

当大家宅家闭关时,有些逆行者临危受命,不畏艰难,开始向疫情重灾区挺进。这其中就包括在“战疫”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医务人员。

▲四川“独行医侠”*维和他的同事

目前随着各地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处于风暴中心的武汉以及其他湖北地区的情况也在好转,如今武汉已经解封。

因而全国各地陆续派去增援湖北的医疗队也逐渐踏上归程,各地都以最大的殊荣对待这些在疫情中做出卓越贡献的“逆行者”们。

3月17日,我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名队员结束在武汉的医疗救治任务,搭乘专机返回成都之后,四川医疗队陆陆续续地开始撤出湖北回川。直到4月7日,10批医疗队全部归队回到四川,一个都不少。

在全国各地增援湖北的医疗队中,我们四川共派出了10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计名医务人员。

医院的医生护士,在国家、同胞有难时,伸出援手的行为,让众多网友想起了曾经我们川*出川保家卫国的事迹。

抗战时期,国家危难之际,数十万川*以简陋的装备和当时的日本侵略*进行了异常艰苦的战斗。在多次战役中,川*将士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不仅给了侵略者沉重打击,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川*精神。

因而有了“川人从未负国”的说法,强调历史上四川人对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纵观历史,我们“川医”也不负“川*”盛名,不畏强敌,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抗战时期,“川医”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华东、华北地区相继沦陷,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这时候在西南方的四川医学者,也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教育以及医疗事业出了一份力。

华西坝上的教育延续

华西协和大学位于大后方,接受了众多内迁师生。

当时身处于北方敌占区的众多老师和学生,为了能够继续教学上课,不辞辛苦地往远离战区的大后方内迁。

因为“惟蜀地险远,粗得苟安”,所以四川成为了很多学校的迁移目的地,当时约有46所大学都搬迁到四川,是聚集内迁高校最多的地区。

成都接待了当中8所学校,其中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5所大学都集中在华西协合大学所在地华西坝办学,这段历史也被称为“五大学联合时期”。

▲华西协和大学

那段时间,为了便于战时管理,以及给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教学环境,成立了五大学联合管理委员会。在教学方面,各校采取了统一安排,分别开课的办法,让学生们能够在战乱中得到一片学习的清净之地。

三校联合办医,促进了医学事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华西坝办学的各大学校中,医学研究独树一帜。除了当地华西协和大学医牙学成果显著,同为医学院的还有中央大学、齐鲁大学。

据统计,年底至年初,来蓉各大学医学学生人数是:中大医学院为60多人,齐大医学院为80多人;年11月,中大医学院为人。

对此,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得到更专业的学习,同为医学院的3所大学,开始联合办医学教育、医院,史称“三大学联合办医”。

▲华西协和大学学生在上课

这段时期的华西坝各大学医学院,汇聚了各校的知名专家和教授,在教学质量上以及科研成果上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医院,也给了学生较为良好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对我国提高医疗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当时,陈耀真、邱焕扬、杜德儒等创办了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平台。而邹海帆主持编成的《牙医学辞汇》,将牙科词汇统一起来,对后来的医学教育影响深远。

吴宓教授也曾为这个时期写了一副对联:“众志成诚天回玉垒,一心问道铁扣珠门。”可见当时,联合办学的意义重大。

医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抗日救亡。

医学生们除了专心学术以外,也格外关系国家局势。年前,华西协合大学和内迁各大学的师生们,先后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组织,比如有抗敌救援分会、华西学生救亡剧团、五大学学生抗敌宣传第三团等,为我国抗战出一份力。

据了解从年起,连续三年,华大医科、牙科及制药系有多名应届毕业生应征去*队或*事机关服务,有些还加入远征*的队伍奔赴滇缅前线。

其中,四川抗日医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罗盛昭。

罗盛昭,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从学校毕业。罗盛昭一直以来都有着强烈的抗日爱国精神。在学校时,就被当时组织的抗日宣传队,推选为宣传队长。还和同学们开办了防空救护训练班,帮助更多的人。

▲罗盛昭

之后,为了更好地参加抗战救护工作,医院工作,开始走上前线救援。在武汉会战开始时,罗盛昭被推举为红十字会重庆分会医务主任。

在红十字会得知川*第30集团*出川开赴前线,缺乏医务人员后,计划筹建10个队,上前线救护川*。而罗盛昭负责组建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他招聘到20位医生,组建5支救护队,罗盛昭任总队长。

之后罗盛昭就一直活跃在抗战前线。《大陆晚报》还曾发表社论表彰了他的事迹,在文章结尾时写道:愿向本市医学界推重罗盛昭氏,愿向四川医学界推重罗盛昭氏,愿向全国推重罗盛昭氏。

在那个民族存亡的年代,四川医生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国家。而到了现代,医生们也在用的所学专业挽救生命,保护着大家。

当代,传染病暴发,川医一往无前

如果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川医”挺身而出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那么在当代传染病爆发,危机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时,那正在“川医”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

非典爆发,川医支援北京。

年非典爆发,北京是重灾区。医院救治压力大,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北医院来收治病人,那就是7天医院。

医院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之为:“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而这个奇迹中就有我们川医的身影。

▲非典影像

医院(医院)支援北京:

据当时的成都媒体报道,北京成为重灾区后急需医务人员支援,中国人民解放*总部下发了紧急通知,要在全*抽调名医护人员支援北京医院。

而在接到相关通知后,医院派出医疗小分队,立即赴京支援北京防治非典。在这批奔赴抗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章,他来不及照顾刚刚做完大手术的妻子,就应召出征。

▲陈章在非洲抗击埃博拉

还有护士范毅,以父辈为榜样,秉承着烈士的奉献精神,也义无反顾走在防治非典的前列。

其中当时年龄不到20岁的杨圆,是医疗分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作为一名耳鼻喉科的护士,医院关于赴京支援防治非典的号召后,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就叫上一份请战书,申请走向防疫的第一线。

到了北京之后,医疗队很快的投入工作,并在年6月24日凯旋,实现了治愈率百分之百,满意率百分之百,人员安全回归率百分百,医护人员“零感染”和患者“零投诉”的目标,圆满完成任务。

不仅如此,历史也是有传承的,在如今援鄂的医疗队中,有不少医护人员都曾出现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

新冠肺炎爆发,川医支援湖北。

今年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四川陆续派出了10支医疗队对湖北进行支援。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中的感染性疾病中心刘焱斌副主任医师就曾参与过非典疫情防治,而这一次,他又走在了抗疫的路上。

▲四川医疗队在武汉

此外,四川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中的医生孙颖,追寻着母亲的步伐,也主动请缨出征武汉。因为17年前,孙颖的妈妈刘泽明作为泸州第三批抗击“非典”的医疗队队长,医院。

当时正在泸州高中读高二的孙颖因此受到鼓舞,高考顺利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武汉求学十年,并成为了一名医生。

今年疫情爆发之后,她心系重灾区湖北,于是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逆行者”。孙颖母亲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女儿的做法表示全力支持。

此外,在四川医疗队援鄂途中,还发生了一件巧合的事。2月7日,医院医疗医院医疗队,相逢在武汉机场。

前文我们说到,同为医学院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在抗战期间联合办医学教育、医院,为之后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撒下了星星火种。

83年后,曾经共同奋斗、抗战的两所大学的医疗队,“东齐鲁”和”西华西”又一次在另一个“战场”相遇,同时为武汉抗击疫情而奋不顾身,令人为之动容。

如今出征武汉的川医已经从湖北安全撤回,安心休养。与此同时,一部分川医却远赴意大利,帮助他国防控疫情。

全球爆发新冠肺炎,川医为情谊远赴意大利。

今年3月,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发出求援之后,中国第一时间组织医疗专家组前往意大利。专家组9名成员中,有5人来自四川,包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重症医学科小儿ICU护士长唐梦琳等。

他们带着31吨的医疗物资、42箱防护服的包机,从上海直飞意大利罗马,展开抗击疫情的援助工作。

而为什么援助意大利的专家中四川专家居多呢?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组书记在接受采访表示,年意大利*府无偿捐助四川建立了最大型的急救中心。

30多年来这个急救中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四川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四川专家在意大利

更重要的是在年汶川大地震时,意大利的红十字会以及医学会派了14名急救专家驻扎在四川绵阳的重灾区,为抢救伤员做了长时间工作。所以四川人一直抱着感恩的心,投桃报李,为全球防疫出一份力。

说到全球防疫,四川医生也曾援助过其他医疗卫生较为落后的国家,帮助治疗各种疾病,防治传染病,培养医疗人才等,实践着医者对自己职业的神圣承诺。

四川援非医疗队,曾坚守安哥拉9个月阻击“埃博拉”

埃博拉病*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被评为生物安全等级4级,而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年四川省援非医疗队曾在安哥拉防治埃博拉疫情,因为安哥拉在年和年都暴发了严重的埃博拉病*,因此四川省援非医疗队也一直都处于潜在的危险之中。

当时在安哥拉,人群艾滋病病*的携带率约为18%,疟疾、登革热、霍乱等在国内少见、烈性的传染病在当地时常遇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多个援非医疗队依然坚持工作,防治埃博拉疫情。医院的11名医疗专家,在安哥拉始终如一地坚守了9个月,累积诊治当地患者人数人,施行或指导手术0余台次,全力以赴帮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病。

当然四川医生值得铭记的还有很多,他们直面疾病、逆行抗击病*的种种无私行为,不仅体现了他们精湛的医术,还展现了他们的医者仁心,更体现我们四川人的风采,是我们的骄傲。

最后,最近几年伤医事件频频发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尊重医务人员,为这些逆行者点赞。

图片来源:

图[1]:来源于网络

图[2]至图[5]:医院官方微博

图[6]:来源于网络

图[7]:来源于川报观察

图[8]:来源于永远的华西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抗战救国到逆行抗击新冠肺炎,川医从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