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人群感染新冠病*后“转重症”、“转肺炎”等问题让人忧虑。
对此,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降低转重风险
高龄人群应抓住“*金72小时”
高龄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后如何运用中医药降低转重风险?
中国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感染后不必过分焦虑,对症用药就可以度过,但对极少数脆弱人群来说,用药必须审慎。
尤其是对于国家诊疗方案中提到的重型高危人群:
包括大于60岁的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肥胖;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妇女等。
李光熙表示,从中医角度看,这类群体普遍元气虚弱,中气不足,外感风寒易伤阳气,因此早期感染就应当立即扶正解表,防止邪气内陷。
此类人群需慎用布洛芬等强力退热药,此类药物发汗退热效果明显,但容易损伤元气,有些人用药后反复发烧、邪气内陷。
医方著作《寓意草》有云:“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李光熙认为,对于脆弱人群,在感染后的*金72小时内扶正非常重要,可用经方人参败*散。该方为虚人外感第一方,是“活人败*散”。每日可服用人参败*散两到三服,直至高热烧退,胸中不闷。
若脆弱人群连续3天发烧38摄氏度以上,则需立即送医救治,不得延误。
与高龄等脆弱群体不同,儿童群体普遍元气较足,快速退热是关键,无论是使用物理降温、中医外治还是退烧药,只要尽快降温避免高烧就问题不大。
防肺炎
老年人应益气固表
感染新冠后,“咳嗽”成了不少患者康复路上的难题,很多人有疑问,咳嗽不止就是肺炎吗?老年人群如何减少肺炎发生?
针对此类问题,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医师易亮认为:咳嗽和肺炎是不同的概念。
“咳嗽本身是一种保护性反应,通过咳嗽可以把呼吸道内的病原体以分泌物的形式排出,就算比较剧烈的咳嗽也不一定是肺炎。”
易亮表示,此类咳嗽大部分为干咳或有少量白痰,多为上呼吸道或气管受侵犯,病变到达肺部的比较少,大部分患者一周后能恢复。
“如果咳嗽明显加重,或伴有明显胸痛,脓痰,痰中带血,或伴有喘憋等,明显影响到日常活动,需警惕肺炎发生。”
易亮提醒,部分患者,特别是老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发烧5天后仍有低热,或发热停止后遗留咳嗽,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加重等症状,也需警惕肺炎的发生。
易亮建议,对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可通过早期益气固表、防风驱寒降低肺炎发生可能。
“中医认为补气可以协调身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因此通过补气,能更好固守阳气,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
易亮表示,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使用一些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的中药协定处方。
医院,可考虑服用玉屏风颗粒,补气、固表,防止外邪入侵体内;或按摩合谷、大椎、风门、肺腧、风池、外关等穴位,固表防邪、止咳理气。
冬季易受风寒,易亮建议,可用生姜、艾叶、大葱、红花等进行足浴,促进血液循环,防风驱寒,与益气固表相辅相成,可减少老年人肺炎发生。
他提示,部分人群如排痰困难或自觉喘憋,在家检测血氧饱和度较差,可试着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方法,即以趴着的体位进行呼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排痰困难、低氧血症等,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来源: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