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8月1日电体重克,胎龄周,在内行人眼里,这是两个小到不可思议的数字,面对如此低体重的超早产儿,国内仅有零星报道,尚无较多经验可循,救治难度前所未有,医护人员需要向医学极限发起挑战。然而,医院四病室(新生儿科)专家团队创造出了多例这样的生命“奇迹”!
层层闯关突破重重难题拯救珍贵“小人参”
4月23日,因胎膜早破、产程发动、橫位、疤痕子宫,在妈妈肚子里只待了六个多月,体重仅克的早产儿小人参(化名)在医院专家团队的协作下剖腹产出生。“孩子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无自主呼吸,心跳微弱,对刺激无反应,我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随即通过‘移动ICU’转运系统直接转送到我们新生儿科。”小人参的管床医生、该科副主任医师文波回忆道。
看着不过巴掌大小,脸色发青的宝宝,家长们苦苦哀求:“医生,求求你们救救他吧!”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淑莲安慰道,“请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救治!”
但面对患儿险峻的病情,怎么救?王淑莲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多次开展病例讨论和大查房,且不断评估,修正治疗方案,实时做出精细调整,护理团队由护士长曾艳带领科室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患儿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
由于胎龄仅有周、体重g,患儿住院期间先后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肠旋转不良、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等多种疾病,在以王淑莲为首的新生儿救治团队联合小儿外科、眼科、放射科、超声诊断等多学科,接连攻克重重难关。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先前像一只黑乎乎的“小老鼠”的小人参,终于长成了体重g,能自吮完成奶量、自由呼吸、白白胖胖的可爱宝宝。
周试管婴儿呱呱坠地专家力保孕育梦
无独有偶,7月10日,在新生儿科大门外,另一对夫妇也接回了自己胎龄不过周的宝宝成成。想到三个月前,刚刚出生的小成成还只是一个拳头大的小宝宝,呼吸微弱,现在却白白胖胖、健康地裹在襁褓里,他们不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对夫妻来自涟源,因自然怀孕较难做了试管婴儿,怀胎就不是很安稳,怀孕差不多六个月后,产程临时发动,医院无法救治,急忙送到了医院。
“这是我们见过胎龄较小的宝宝,”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王燎原表示,“胎龄六个月左右的孩子,发育不完善,救治难度大,一方面我科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另一方面家长救治的愿望也非常强烈,给了我们很多信心。”
孩子在产科一落地,新生儿救治团队立刻全程监护,通过‘移动ICU’转运系统直接转送到我科。患儿同样面临着呼吸、感染、营养、喂养等不下八九关,每一关都是暗藏汹涌波涛,每一关都可能危及生命。专家团队以丰富的经验,高超的医术,不厌其烦地治疗和照顾,终于转危为安。住院期间,该科安排母亲来病房进行家庭护理,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提高生存质量。责任护士手把手指导家长喂奶、量体温、换尿布、沐浴、抚触及如何观察病情等操作,为宝宝出院做准备。
“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我们一家也不能这么阖家团聚,感谢你们!”出院的时候,成成爸爸感激地说。
“其实这都不是个例。”王淑莲表示,“最近几年,我们科室救治的早产儿中,胎龄从27周到26周、25周、24周,体重从克、g、克再到克,数字逐步减低,成功率逐渐上升。通过对这些病例的成功救治,我们不断突破自己,救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救治经验不断积累,相信以我们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有家长的配合,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能够做广大新生儿患者的‘健康守护神’。”(刘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