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孕龄满37周至42周,体重大于(等于)克,身长大于(等于)45厘米的新生儿,称为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分足月儿、早产儿等,平时所说的新生儿,一般是指正常足月产的小儿。
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是独自生存的第1天,是从安静、无菌、恒温、舒适的环境接触到新世界的第1天,许多器官将发生重大调整。只有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给予适当护理,方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由此,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事情不可不知:
母乳:新生儿初生,一定要让宝宝及时吃上母亲的初乳。一般认为,母婴正常,0.5~2小时就可以开奶。不宜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可采用适当的新生儿配方奶粉。
外观特征: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胎毛少,头发有光泽,耳壳软骨发育良好,轮廓清楚,指(趾)甲长至或长过指(趾)端,四肢较短、灵活、取外展和屈曲的姿势。两个眼球呈黑褐色,眼睑有些浮肿;眼常定视。男、女婴乳房都有红晕,乳腺可摸到结节。足纹理遍及足底。哭声响亮,吸吮、吞咽和拥抱等反射良好,能吃、多睡,富有生命力。外生殖器发育良好。
呼吸: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表浅而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60次,且时有节律不均、深浅交替的呼吸。若呼吸急促、费力、暂停等于或大于20秒、皮肤青紫,则属异常。
心率:新生儿出生最初数日,偶尔可听见心脏杂音。心率较快,每分钟约~次,若啼哭、吸乳等,还会升高。随着出生时间延长,心率会慢至每分钟次。
体温:新生儿一般腋下温度在36~37度之间。新生儿要注意保暖。及时给新生儿增减衣被。远离通风口和风扇外。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2~34度。新生儿体表温度要保持在30度。
皮肤:新生儿刚出生时皮肤柔软、娇嫩,要注意清洁和保护。表层灰白色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不必洗去,数小时后逐渐被吸收。若胎脂过厚或存留过久,可引起皮肤糜烂,需处理。
血液循环: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及内脏,四肢末梢容易发冷及出现紫绀。
小便:新生儿出生后约6小时内排尿,极个别24~36小时后排尿,若48小时仍未排尿应引起注意。新生儿第一天的尿量很少,约10~30毫升。尿量的多少还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及衣被多少有关。新生儿尿液呈浅黄色,清亮无味,有时会有淡红色或红色沉淀,适当多喂水即可好转。
大便:新生儿多数在24小时内排胎便,极少到24~48小时才排。48小时仍未排便需检查。胎便呈墨绿色或棕褐色,黏稠。出生3~4天后转为乳便。
消化:新生儿易溢乳,母亲喂养姿势要正确。新生儿消化蛋白质能力较好,消化淀粉能力较弱。
酶系统:新生儿出生3~4天出现不同程度黄疸,5~6天加重,足月儿两周、早产儿三周退尽,为生理性黄疸,否则为病理性黄疸,需治疗。
神经系统:新生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常出现无意识、不协调动作。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拥抱、握持等反射,随着年龄增长,除吞咽反射外,其他反射逐渐消失。新生儿从出生就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和手是触觉最灵敏部位。喜欢看人的脸和红色物体。20天以内色盲。
免疫:新生儿免疫能力不完善,但出生前从母体获得的以及从母亲的乳汁中获得的某些免疫抗体,在出生6个月内对风疹、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新生儿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有限,易患其他感染,如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脐带:3~半个月脱落,正常7~10天脱落。1个月内持续做脐带护理至2个月,保持干燥,否则患脐炎。
早产儿:特别需要保暖,必要时放入保温箱。易患吸入性肺炎。血管易破裂、易出血。易出现呛咳、呕吐、黄疸重、惊厥等症状。易感染,反应弱。
生长发育指标: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47~53厘米。平均体重为~克。平均头围为33~34厘米,个别大于35厘米。头发多少不一定。头形奇怪多由分娩压迫所致,2周后可恢复正常。头顶部软区为前囟门,早闭、迟闭、饱满都属异常。胸呈圆桶状,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平均胸围为32厘米。皮下脂肪厚度在1厘米左右;刚出生时达不到,喂养得当,满月可达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护理新生儿一定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以使新生儿健康成长。
好啦,今天仅简单说说新生儿出生第一天的情况,以后会陆续详尽新生儿各方面生长变化,有兴趣的小伙伴们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