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冠肺炎重症男子突发呼吸衰竭命悬一线,武
TUhjnbcbe - 2024/9/9 21:13:00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15日讯(记者伍伟通讯员杜巍巍)新冠肺炎重症青年男子呼吸衰竭,命悬一线。关键时刻,医院东院区医护团队在病床边近乎“盲穿”大血管,成功给患者用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保住患者生命。

2月13日,在医院东院3病区(原妇科病区),一名30多岁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其血氧饱和度仅有67%;进一步提高给氧浓度后,仍难以纠正低氧血症。这意味着,患者随时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

负责3病区救治的辽宁医疗队成员、中国医院重症医学科丁仁彧教授团队紧急评估后认为,为抢救这一年轻生命,立刻给患者用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同时,鉴于患者病情危重,转运至手术室再上ECMO风险极大,就在床旁施行手术搭建血管通路。

据了解,ECMO是一种用于协助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急救设备。其原理是将血液从静脉中抽出,流经膜肺氧合血红蛋白并清除二氧化碳,再将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这一设备可暂时替代病患的心肺功能,所以也俗称人工心肺机,待病患各器官机能有所好转后撤机。

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经东院区紧急协调,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周晓阳主任调拨来ECMO主机,护士长夏巍紧急配备好ECMO专用耗材,妇科主任程艳香、护士长张洁全程协调准备。多学科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只为了抢救年轻的生命。

如何在隔离病房病床边安装好ECMO,此时成了最大的问题。东院区血管外科主任邓宏平迅速穿戴好防护服及手术衣进入隔离病区。

丁仁彧和邓宏平紧急判断患者病情后认为,患者心脏功能完好,使用VV通路的“人工肺”模式即可。这一模式是将人体血液从股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后,在泵的推动下回到另一侧股静脉,暂时代替人体自身的肺功能。

医院东院区医护团队

“人工肺”需要在患者两处股静脉建立血液通道,将引流和回血管道置入下腔静脉。但厚重的防护服、汗水模糊的护目镜、不可调高的普通病床,以及病人偏胖的体型和位置过深的股动、静脉,让解剖血管变得异常困难。邓宏平弯腰俯身,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操作,成功为这名危急患者搭建好ECMO血管通路。

整个过程可谓惊心动魄。邓宏平术后回忆仍心有余悸:患者病情危急,一刻都不能耽误。隔离病房里没有专用刀片,没有专用灯,护目镜上全是雾气和汗水,自己完全是靠着以往积累的丰富的血管手术操作经验,“闭着眼”把股动脉和股静脉分离开的。手术操作中连呼吸都十分困难,结束后所有团队成员全身湿透,连鞋里都全是汗水。在旁边参与救治的医生也感慨,真没见识到只用一把剪刀,凭着手感和触觉“盲操”,就能把这么胖的病人股动、静脉血管暴露好的。

术后,患者氧合情况随即好转,血氧饱和度提升到95%以上。闯过这一关后,以丁仁彧教授为首的辽宁重症团队继续对他进行后续治疗。

据悉,ECMO作为重症治疗方面的一种技术,并不是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的。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常常出现的严重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状况,都是ECMO的适应症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冠肺炎重症男子突发呼吸衰竭命悬一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