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即将满月,医院正在第一波高峰中艰难抵抗。医生被层层包围,护士往来穿梭,走廊里也加满病床,因为嗓子哑了,大家默契地开始用“手语”沟通。
1月5日深夜,记医院急诊科主任淡华臣,他说,这算是他从业20多年来,最艰难的时刻。以下是淡华臣的讲述:
压力远远超出预期
医院,但该有的都有,不夸张的说我们是苏北地区功能最齐全的急诊科之一了。医院对药品、耗材、急救设备的准备比较充足,但最缺的是人手。
多名急诊科医护,远远满足不了每天蜂拥而至的患者,最高的一天,我们接诊量达0多人次,而这一数字在平日里只有两三百人。
这也应该算是我从业20多年来,最艰难的时刻。我们预想到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病人会比较多,压力会比较大,但情况发展还是“远远超出预期”。
而这些“超出预期”的压力,落在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头上。听同事说,他家属所在的单位“阳”了后几乎整个单位放假,一个人都不在。但医生护士能说“我生病了不干了”吗?不能。不仅不能,很多同事发烧了还小心翼翼地问:“我能不能接着上班啊?大家可不要嫌弃我啊。”其实我知道,每个同事都不敢休息,因为大家知道,一旦自己休息导致减员,其他同事就要承担更多的工作。
有一天我实在扛不住了,就在办公室值班椅子上挂水。那时候坐在椅子上,看着同事在白大褂外裹着厚厚的棉袄,佝偻着烧到39摄氏度的身子,互相之间为了减少用嗓,比划起“手语”,我眼泪“唰”地流下来。
急诊室患者翻倍,等待的时长也翻倍。按照以往,肯定投诉满天飞了,但一个月来,我们只收到了三起投诉。其中有两起投诉是抱怨等待时间太久,医务处接到投诉的时候告诉患者“我们的医生也都生着病在给大家看病”。患者没多说,直接撤销了投诉。
这个时刻不仅是医患之间的关系了,我理解是人性的光辉,疫情之下,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是在共患难的,所以互相理解变得更容易了。
本来急诊抢救室20张床位,已经加到了40多张,几乎没地方下脚。“再加一张!”“再收一个!”以前来个病人,大家多少会有点“怎么又来”的牢骚。这次没有,只要打电话再加一张床位,医护都默默去准备。其实每次要他们加床位,我都很难过,因为大家又要拖着生病的身体做更多的工作了。
那天听到有同事打趣另一个同事,“我发现他不是一般人,体内肯定产粮食,怎么可以从早上7点来了以后一直到晚上八九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不瞒你说,最近确实感觉不到饿,到现在晚饭也没吃。
百姓没有特别恐慌的情绪
我有个亲戚是在村里开诊所的,他告诉我一天来挂水的,以前就二三十人,现在将近人,诊所门口都坐满了人,村民自己回家搬板凳来输液。
其实大家关于医疗认知是不科学的,总觉得我生病了就要挂水,挂水好得快。这是长期以来,医院最常用的治疗感冒发烧的手段,短平快。
但客观来说,是村里这些诊所承接了大量的病人,把病人留在了下面。有很多人输液效果不好,医院急诊,医院资源的紧缺。
我观察来看,百姓并没有出现特别恐慌或埋怨的情绪。
一开始“新十条”出来后,身边人开始发烧后大家确实短暂出现过紧张情绪,各种亲戚朋友跑出来问我“我怎么发烧了”“发烧怎么办”。
我跟他们说专家都说了不需要特别处理,那时候很多人短期也买不到退烧药。我就在几百人的同学群里科普,用什么办法退烧。
好在年轻人和小孩都好得比较快,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但是后面发现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确实比较严重,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每天有很多需要抢救的人送进来,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出现肺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低氧、心脏衰竭,还有透析患者全身脏器功能衰竭。
但据我接触的患者和观察身边人,大家却并没有什么恐惧的感觉。
一个同事打电话来问我,说奶奶94岁了,发烧又吃不下饭怎么办。医院。后来他又回电话说,父亲和兄弟姐妹商量了一下,觉得“94岁也到时候了,不去了”。在实际中,很多情况都类似,如果病人情况不好了,家人和患者本人也知道,“我就是得了这个病了”“认了”。很多病人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你能看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行的话,你跟我说一声,我就准备回家。
这次疫情大考,我看到的是善意
这段时间打电话问我要床位的人太多太多了,能帮的我一定帮,但有时候是真的加不进来了。过意不去、无奈的心情都有。
今天一个老家的邻居还打了几遍电话,第一次打我正在抢救,告诉她说20分钟后,20分钟后她准时打来,我说你等一下我还有事。“等一下”“再等一下”就是我最近常说的话,真的加不进来了。一会挂掉你电话,我再去给她想想办法。
不过今天好像好点了,好像是过去一个月最轻松的一天,抢救室好像轻松了一些,人数好像少了一些。以前那个地方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火车站,嘈杂、人挤人、没什么光亮。现在好像是高铁站,人少了,收拾得整齐了,也明亮了。
这次疫情大考,也许有的人看到的是混乱,但我看到的是善意。医患之间的、同事之间的、邻里之间的,也许有这种“共患难”的感觉,激发了大家心底的善意和理解。
等这波感染过去,想不想休息?不可能。急诊医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