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超级细菌,妈妈们大多不以为然,那是老人和病人的事儿,我们孩子活泼健康着呢!八杆子打不着。
可你造么?八杆子的距离,对细菌来说,还真就不是个事儿。
都知道,超级细菌的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素的滥用。
到底啥算滥用。其实滥用不只包括过度使用,不规范使用也一样是滥用。
而抗生素滥用,不仅仅会引起耐药和超级细菌的产生这种远期的影响。对孩子本身也会带来一些其他危害,例如严重的*副作用,过敏反应,以及二重感染等等。
到底怎么算滥用抗生素?
1
不该使用的时候使用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红肿热痛等不是适应症。
事实上,医学上并没有消炎药的说法。通常说的抗炎药,指的是那些直接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
而诱发炎症出现的因素那可是相当的多,总的可分四大类:生物的(如细菌、病*、寄生虫),物理的(如热、辐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
很明显,这些“炎”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而这只占炎症比例中的少部分。
所以,很多家长在儿童摔伤,烫伤过后,为了预防发炎。都会给孩子吃点所谓的消炎药,这是很错误的做法。不但不能达到效果,无形中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
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感冒都用抗生素,其实大多数都是不必要的。
普通感冒无需药物治疗,属于自愈性疾病。是药三分*,这个道理妈妈们都懂。只是在娃们生病的时候,要多一些淡定,少一些焦虑。
预防感冒,更加不靠谱
抗生素不能预防感冒,抗生素不能预防感冒,抗生素不能预防感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可以口服的,不要输液
之前有个妈妈,抱怨孩子总是生病,医院打点滴才能好,大人孩子都折腾的苦不堪言。仔细聊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孩子两岁的时候得过一次肺炎,挺重的,给家里人都吓坏了。后来孩子一发烧感冒,医院打点滴,生怕严重了再发展成肺炎。再后来,生病吃口服药已经不管用了,医院里的常客。
2
使用的时候不规范
见好就收,不按疗程服用
一般用抗生素,医生会开相应疗程的用量,说明书中一般也会标注。很多妈妈们知道抗生素的危害,在给孩子使用的时候内心也是纠结的很。有时服用两三天,症状就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时可能认为已经好了,可减量或停用抗生素。
感染症状减轻时,细菌一般尚未彻底清除,此时不能随意停药。因为这会使细菌消灭不完全,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因残余细菌而复发,同时如此反复,相当于增加了细菌对药物的适应时间,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抗生素,一定要吃够疗程。
擅自调整剂量
恨病型妈妈,会擅自给孩子加大一些剂量,希望疾病快些治愈。而保守型的妈妈会很担心抗生素对宝宝的危害,觉得孩子之前没怎么吃过抗生素,一定会吃一点点就会见效。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原理同上。
多管齐下,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有的妈妈认为,同时多用几种抗生素,可以达到细菌全覆盖的效果。其实,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造成细菌耐药。
而且,同时使用药物种类越多,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就越大。
所以,还是要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增加使用抗生素种类。
频繁更换抗生素
举一个例子,之前有个妈妈,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吃了两天阿莫西林,觉得不见效停了,换了头孢吃了两天,还是觉得不见效,最后听别人说有可能是支原体,把头孢停了又换成了阿奇霉素。。。
有时候,抗生素可能服用一段时间才会见效。
像这样频繁的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引发不良反应,更容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
3
所谓的经验用药
往往家长们对孩子使用过的,见效的药物会存在好感。在孩子下次生病的时候往往这些药物会成为首选。细菌病*分型复杂,经验行用药不可取。
以上的大多数情况的抗生素滥用,都归因于过度使用。而有研究表明,儿童过早或者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加大湿疹,一型糖尿病,哮喘,肥胖等风险的增加。
科普常识
一,一些容易忽视的儿童禁用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性、肾*性很大,可能会造成宝贝耳聋、听力下降、肾功能损伤。
喹诺酮类:如氟哌酸、氟嗪酸等,有肝、肾副作用。
二,儿童的使用剂量
宝贝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不等同于成人剂量的一半。宝贝用药的剂量更加精准,通常按公斤体重来计算。
三,哪些药属于抗生素?仅仅是头孢么?
大部分的名字中含有西林,头孢,霉素,硝唑,沙星等等,代表抗生素。但也有例外的,这里不做详细解说,只是给妈妈们提个醒。
四,感冒大多数由病*引起,抗菌药物无效
青霉素类,通常被称作某某西林,还有头孢类,针对细菌感染有效,而对病*感染无效。
五,抗生素不分新旧与贵贱,对症的就是最好的
很多妈妈觉得抗生素越“高级”越好,其实是一种误区。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盲目用“更高级”的抗生素,易引起耐药,可能在今后出现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时无药可用。
药物是把双刃剑,该用的时候不要畏首畏尾,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足剂量,足疗程服用。
以上技能,妈妈们一定要get,为了控制细菌耐药做我们应该做的。
因为,“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为丁当妈原创,首发于丁香妈妈。版权所有,转载请后台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