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小宝宝,免疫系统还发育不完善,及时接种疫苗,相当于穿上了一层“铠甲”,可以有效抵御相关疾病的侵害。
家长们经常带孩子去打疫苗,都清楚感冒期间不建议接种疫苗。但寒冬时节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有不少宝宝一到冬天就反复有“感冒症状”,咳嗽、发烧、流鼻涕。
有时看孩子处于恢复期,延迟接种,想等彻底好一段时间;结果过段时间再看,好像又有症状……如此反反复复,时间长了可能也很难分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打,什么时候应推迟。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安排疫苗接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2~4分钟
1.区分急性发作期和康复期
孩子有感冒、发热,有咳嗽症状,到底能不能接种疫苗?
分情况而论。
刚刚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常见疾病的症状,一般不建议立即接种疫苗。
但如果孩子已经生病或治疗了一段时间,处于疾病康复期,症状基本消失或轻微,就不再属于「正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疫苗。
2.使用了抗生素
抗生素只对活的细菌有用,目前唯一的活细菌疫苗就是宝宝刚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但普通的抗生素不会影响卡介苗里的活细菌效果。
所以总体来说,使用抗生素期间也可以正常接种疫苗,但要注意孩子已经不再处于疾病的严重发作期。
3.使用了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
使用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比如类固醇激素或其他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药物,一般需停药3个月后再接种疫苗。
4.使用了皮质类固醇激素
大剂量、长时间(连续使用超过14天)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儿童不应接种减*活疫苗。
雾化吸入、局部使用的、小到中剂量地使用激素,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
5.使用了含抗体的药品
如果因各种原因使用了含抗体的产品,比如免疫球蛋白、高价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需要间隔至少3个月才可以接种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活疫苗、甲肝减*活疫苗和水痘疫苗。
治疗过程中如果是使用了雾化吸入的激素、小剂量的全身用激素,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但是如果使用的激素剂量比较大,或者时间长(2周),则不应该接种减*活疫苗。
6.得过某种疾病,痊愈了
还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吗?
有些疾病只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痊愈后可获得持久、稳固的免疫力。明确诊断痊愈后不需要再接种相应疫苗,比如水痘。
有些疾病痊愈后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但相应的疫苗为联合疫苗,为预防另一种或者几种传染病,仍需要接种相应疫苗。比如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有些疾病由多种病原体引起,或者病原体有多个类别,痊愈后仍可能再次患病,需要接种疫苗。比如流感,肺炎、手足口病、轮状病*等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宝宝反复感染或者严重感染,建议找专业的临床医生面诊,评估是否存在导致反复感染的基础疾病,比如免疫缺陷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