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钊通讯员张贺川于玉振
在我国北方,每年10-11月为恙虫病发病高峰期。
最近一个多月,医院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都接诊到了数十余例持续发热病人,医院“治疗”10多天不见好转,患者和家属身心俱疲,医院。
医院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后,发现这些病人发病前均有野外、田间工作史,且身体不同部位均发现各种奇怪焦痂。
恙虫病亦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被叮咬后会出指甲盖大小的红黑色结痂,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或以上,伴寒战、剧痛、四肢酸痛、呕吐等症状。
恙虫多潜伏于草地或野外,尤其喜欢顺着汗腺叮咬“重口味”部位,如腋下、股沟和赤脚底。这种病一般潜伏期十到十四天,两周左右。如果发热长期不退,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肝炎,全身各个系统损坏,严重的病人会对生命构成影响。
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玉东告诉记者,由于被恙虫叮咬后的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而容易耽误治疗时机,严重的会造成多器官衰竭。因此,居民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一定要检查身体是否被虫子咬伤,医院检查就诊。他提醒广大市民,野外游玩、作业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恙虫叮咬的有效措施,潮湿的草丛和树林是恙虫的聚集地,应尽量避免去此类区域。如果进入该地区,应扎紧裤管口、袖口。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