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传承有方务实创新全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和
TUhjnbcbe - 2023/1/24 22:13:00
HR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aciwang.com/shenghuo/2497.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赵洁晶通讯员郭海涛房雪

近年来,邹平市委、市*府在上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把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打造体系健全、文化融合、名医辈出、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群众满意的邹平中医药工作模式。

强化领导,确保五个到位,中医药地位更加突出

邹平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产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支持保障力度。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邹平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局内设中医药股,配备中医药管理专职干部,形成了中医药工作组织机构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工作部署到位。邹平把中医药工作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中长期规划和指导意见,各医疗机构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置专(兼)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动态督察督办,确保任务落实。

经费投入到位。市委、市*府在经费上给予*策倾斜,市财*落实了中医药发展补助经费,将邹平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预算单列,并逐年增加。近三年,累计投入.97万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92万元、重点专科建设.71万元、服务能力建设万元、人才培养建设.34万元,有力促进了中医药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策保障到位。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邹平市委编办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先后印发《邹平市卫生健康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关于加强中医药行*机构建设等事项的批复》等文件,在邹平市卫生健康局加挂邹平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单独设立中医药股,核增行*编制2名;在市卫生健康保障中心加挂邹平市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牌子,设立中医药发展服务股,进一步拓展中医药发展工作的“神经末梢”。为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作用,市医保局出台一系列*策措施,在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执行中医适宜技术住院病人按床日付费,方便针灸推拿病人及康复病人住院治疗;医院,医院,开展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执行15个中医优势病种定额付费、24个病种实施中医日间病房付费;在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病种付费改革方案》,实行“医保按定额、病人按定额”的“双定额”付费*策,涵盖了基层常见中医适宜技术诊疗项目,为群众享有优质、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医保保障。

确保舆论宣传到位。近三年来,组织开展以中医药“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公园、进家庭”为主题的中医药知识宣传活动36次,承办“中医服务在身边”大型公益诊疗活动15次,成功举办“邹平市首届膏方节”“中医经典诵读比赛”“访鹤伴、识白草、采中药”等活动。推动国家、省、市、自主媒体多管齐下,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刊发邹平中医药典型经验32次,在邹平市级媒体刊发中医类信息余条,为全市中医药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目前,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夯实基础,强化三项建设,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按照“强龙头、壮枢纽、固网底”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市、镇(街)、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医院、医院和私立诊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医院龙头建设。医院快速稳步发展,全新打造中医名医馆,建成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8个。积极推行中医外治全科化工作,现已建成针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和中医外治中心等四个中医外治专业科室。门诊中医外治参与率可达12%,住院中医外治参与率达到85%,实现大幅度的提升。今年7月,全面开展“中医护理全科化”工作,在科学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护理服务。认真落实医保*策,推广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和中医优势病种,在四个中医外治科室开展门诊延时服务,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方便患者享受中医药诊疗服务。

强化乡镇卫生院枢纽建设。全市11家卫生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医馆;所有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科,均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和煎药服务,中药饮片配置均达种以上,中医药服务人次占比达30%以上。

强化村卫生室网底建设。7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中医药服务量达30%以上;40%以上村卫生室配备种以上中药饮片;其他村卫生室配备50种以上中成药。同时,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对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指导覆盖率达%;乡镇卫生院专人负责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培训,16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名“名誉村医”驻点卫生室,帮助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医院将中医药工作纳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口帮扶重要内容,基本形成了“龙头领先,枢纽中联,基础扎实”的中医药发展服务新格局。

注重培养,建立三个机制,中医药队伍更加壮大

大力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一引、二送、三培”的办法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保持中医药人才梯队合理,不断壮大中医药队伍。

建立中医药人才规划和管理机制。近年来,邹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科技兴医”战略,积极引进中医药人才。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基层名中医专家工作室2处;国家级中医护理骨干人才1名;山东省基层名中医8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1名;齐鲁医派中医学术传承人1人;省级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2家;省级重点专科7个;滨州市级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15家;滨州市市级重点专科2个;滨州市中医药特色卫生室10处;滨州市中医药挖掘提升项目单位1家。

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机制。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师资队伍,每年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不少于两次,培训率达到%,实现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镇街全覆盖。截至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75%以上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类别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基层学用中医氛围日渐浓厚。

建立“名医”评选和特色小专科建设机制。制定并实施了《邹平市名中医评选管理办法》,每五年开展一次邹平市“名中医”评选工作,现已成功举办三届,积极开展省市级优势专科和县域有带领性的专科建设,着力打造邹平市中医药专科集群。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和分工合作机制,加快医联体建设,逐步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内涵建设,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小中医”“小理疗”等特色中医专科建设,小针刀、小儿推拿、督灸、脐灸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以“绿色”的方式为患者带来健康。

年,医院成立了由47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硕士团,硕士团定期到六家医共体单位开展坐诊、查房,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康复、中草药开方等中医治疗,帮扶基层卫生院开展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特色专科建设,同时开展培训、讲座、入户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大力推广中医外治技术,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中医药服务。

提升能力,狠抓四项重点,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不断增强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社会的到来,中医在治疗慢性病、老年病,亚健康状态调整、养生保健及康复等方面的优势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邹平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康复理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各个领域,狠抓四项重点工作,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不断增强。

大力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将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邹平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以上;在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和乡村医生。

大力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医院“治未病中心”采用内服、外治、运通经络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脾胃病、咳喘症、疲劳综合症等系列亚健康疾病和颈肩综合征、脂肪肝等杂病。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中医馆、国医堂开展中医理疗、外敷、中医药健康指导与调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大力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通过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公众健康教育中医药咨询、播放中医药文化影像资料、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引导城乡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

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见实效。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优势,在新冠疫情预防和治疗中加入中医药,并形成一套规范、完整、流畅的诊疗流程,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同时,医院对发热门诊留观病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居家隔离者等高危人群等免费配送3万余剂中药汤剂,受益人员余人次。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有方务实创新全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和